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市场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投资理财,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社会公众金融知识盲区,巧妙编织非法金融活动陷阱,特别是来自伪私募基金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虚假投资理财,扰乱了正常经济金融秩序,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在此,吴忠市财政局提醒广大投资者,选择合法机构,远离非法主体,坚持理性理财,谨防上当受骗。
我国实行金融业务特许经营制度,任何机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开展发行销售理财产品、证券投资容询等金融业务。非金✅融机构、不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在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原则上不得使用“财富”“财富管理”“理财”资产管理”等字样。
非法✅集资行为: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的规定,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互动营销策略。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投资者应避免在缺乏正规㊣金融许可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进行投资,同时要警惕以高收益为诱饵的非法集资行为。
诈㊣骗风险:一些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可能会利用投资者追求高收益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虚构投资项目等手段进行诈骗。投资者应保持警惕,不要㊣轻㊣信不实宣传,对于可疑的投资项目要谨慎决策。
非法活动风险:部分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可能会利用投资者的资金进行非法活动,如洗钱、赌博等。投资者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在涉及非法活动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进行投资。
一些不法机构以“私募基金”为名,行非法集资之实,面向社会公众发售或代理销售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或备案的“理财产品”或“私募基金产品”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
(一)凡是公开募集的私募基金均是“伪私募”。私募基金只能以非公开方式募集,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二)未经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均是“伪私募”。合法的私募基金及其管理机构不仅要工商注册登记,还要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
(三)承诺保本保息的私募基金均是“伪私募”。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在推介私募基金时,不得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固定收益及㊣定期支付利息等,而非法集资者一般都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有金融投资需求的消费者在选择投资渠道时,请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及选择持有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依法许可或备案的合法机构,并切实增强辨别和防范非法集资的能力,自觉远离和各类非法集资活动,防止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机构金融资质查询渠道: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可查询金融、保险、保险中介许可证等信息);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可查询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等信息);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可查询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产品等信息)